
職業裝每年的市場需求可以達到1,000億元以上。分析認為,就職業裝細分市場而言,誰的設計生產能力強,誰就會取得經營優勢;誰的中間環節最少,誰就能占得市場先機;誰的渠道宣傳模式最多樣,誰的信息收集、傳遞能力就會最強。
綜合媒體8月12日報道,中國有6.5億人的產業大軍,由國家規定統一穿職業裝的行業有19個,每年的市場需求應在1,000億元以上。相應的,中國職業裝生產企業有2.5萬家之多,并且已經初步形成了產業集群。職業裝作為服裝的一個分支,為國防、科技、政府機關、現代工業、第三產業提供職業制服和勞動工裝。
職業裝市場需求正在迅速擴大
中國服裝網8月9日發表的《職業裝首先應該防污》一文稱,調查顯示,在單位工作時需要穿著職業裝(制服)和不需要穿著職業裝(制服)的比例分別占到了31.25%和47.92%,而另外的20.83%的受訪者表示,所在單位要求在某些特定場合中才需要穿著職業裝(制服),平時無強制要求。雖然并不是所有單位都要求穿著職業裝(制服),但是所需要穿著的比例正在逐漸增大,可見職業裝被重視的程度也在逐漸提高,而在正式場合穿著職業裝,似乎也已經成為一個公認的事實。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職業裝市場需求正在迅速擴大,更多的服裝企業也看到了中國職業裝市場巨大的發展空間,紛紛加入了職業裝的加工生產行列。近十年來,職業裝褪去刻板與保守,與現代文明融為一體,更是進入了一個講時尚、講舒適、講環保、講健康的新格局。
但是,哪些企業能在職業裝領域的激烈競爭中真正勝出呢?答案無疑是那些具有超級研發和生產能力的大型企業。
定制領域的大企業優勢
中國服裝這塊市場“大蛋糕”的確很大,但在細分之后,不同領域的市場攻略是完全不同的。就中國職業裝細分市場而言,誰的設計生產能力強,誰就會取得經營優勢;誰的中間環節最少,誰就能占得市場先機;誰的渠道宣傳模式最多樣,誰的信息收集、傳遞能力就會最強。
高端路線實例解析
分析認為,紡織行業如果要走出一條明朗的路,需要注重“品牌文化”。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金華證券營業部,由于靠近“世界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幾年來都是由義烏的一家小型服裝定制企業來設計和制作的。但是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證券業的不景氣隨之而來,中國銀河證券總部發出通知,令各地營業部減少開支。而金華證券營業部門的行政主管無意間在互聯網上瀏覽到了一家在國內首推“時尚定制”概念的職業裝品牌——BonoTailor,經過對該品牌網站的瀏覽后,發現這家企業提供的職業裝定制服務的價格更合理,產品的款式更時尚。
更為吸引人的地方則在于BonoTailor是定位于企業時尚定制的高端商務裝品牌。以時尚商務、個性化風格服務于具有個性化時尚著裝需求的商務團體及精英人士,提供一對一的上門量體定制服務。BonoTailor擁有一支由200多名資深技術、設計人員所組成的研發團隊,從服裝的款式設計、面料研發、輔料搭配等方面不斷推陳出新。